央视网音讯(新闻联播):每天有300万度电从云南送往广东,点亮万家灯火。但是,在人们习认为常的光亮背面,是一群在山崖峭壁上看护每一度电的人。
这是一条很难被称为“路”的山路。高低狭隘,只够一人通行,没路了,就四肢并用地爬上去。简直每一步都伴随着山崖。而这样的路,是曲靖局输电所队员们每次巡线的必经之路。
崔宁是带电作业班的班长。这个班的作业点多在百米高空。今日(2月2日),他们刚接到告诉,有必要赶快上到1号塔,消除线路风险。上塔作业的罗统是带电作业班最年青的成员,爬上离地400米的高空后,罗统还要站在不停电的220千伏高压线上,把发夹那么小的配件拧进螺孔里。
高空上的抢修完结了,崔宁发现,山崖下又呈现了新情况。
“砍草”,听起来轻松。但崔宁要带着他的组员一同悬挂在离地370多米,相当于120层楼高的山崖上作业。刀削般的崖壁简直与地上笔直,刚下过雨,脚下光滑得简直无法站立。只能蹬着崖壁,一手抓住安全绳,一手用镰刀作业。挥舞镰刀时,一不小心,就可能砍到抓着安全绳的手。为了维护山中生态环境,这个风险的作业,至今只能由人力完结。
夏天防山火,冬季防冰冻,一年中近300天都在山里。在山崖峭壁上,处理线路的各类突发状况,已经成为他们的日常。
一个塑料袋被吹到了高压线上,不及时处理,就可能引起线路跳闸。记者认为又一位组员要爬到线上处理时,他们却拿出了相同新装备。
春节了,输电所为我们预备了一顿团圆饭。
采访的最终,我们唱起了一首自己作词作曲的歌,用歌声叙述“守电人”的故事。